志怎么读(志的拼音字)

志的读音是什么?

志的读音是[zhì] 。

志,本义为志向,心之所向。志,也是一个姓氏。

1.在表示志向时,在古代,仅用“志”;在现代汉语里,也仅用“志”。比如立志(树立志向)、意志(意愿和志向)、志气(志向和气概)、志趣(志向和情趣)、志士(有远大志向的人)、志愿(志向和愿望)等。

2.在表示记载或者记载的文字、文章时,在古代,“志”与“志”通用,但不用“痣”;在现代汉语里,仅用“志”。比如博物志、三国志、碑志、墓志、杂志、志乘、志书、志异等。

3.在表示身上的黑子时,在古代,“痣”与“志”通用,但不用“志”;在现代汉语里,仅用“痣”。比如混合痣、交界痣、皮内痣、色素痣等。

4.在现代,“志”是“志”的规范字,所以在用简化字书写时,仅用“志”。因此“志”继承了“志”的所有含义,包括身上黑子的含义。

5.在现代,“志”是“志”的异体字,所以在用繁体字书写时,仅用“志”。因此“志”继承了“志”的所有含义,包括志向的含义。

鸿鹄之志怎么读

hóng hú zhī zhì。鸿鹄之志,汉语词语,意思是比喻远大志向。出自《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鹄之志近义词:雄心壮志、胸怀大志。反义词: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胸无大志。

鸿鹄词语出处:

1、《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

2、《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唐·卢肇 《鸜鹆舞赋》:“况乃意绰步蹲,然后知鸿鹄之志,不与俗态而同尘。”

4、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亦省作“ 鸿鹄志 ”。

5、《北史·张定和张奫等传论》:“当其郁抑未遇,亦安知有鸿鹄志哉!”

6、宋·陆游《庵中杂书》诗:“辍耕壠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

7、郁达夫《己未秋应外交官试被斥仓卒东行返国不知当在何日》诗:“燕雀岂知鸿鹄志,凤凰终惜羽毛伤!”

读书杂志怎么样

读书,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向以引领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迁的见证者。

读书创刊伊始,就发出了反映读书界共同心声的呐喊:“读书无禁区。”其继承了中国知识界的淑世情怀和传统,以思想启蒙作为自己的旗帜,致力于拨乱反正,恢复汉语写作的博雅风范,以其思想的开放,议论的清新,文风的隽永,赢得了读书界的青睐。

读者杂志怎么投稿

可以直接到读者杂志的官网进行投稿,建立一个读者账号,选择在线投稿就可以进行投稿了。《读者》创刊于1981年,是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综合类文摘杂志。1980年12月,《读者文摘》开始筹备。1981年4月,正式创刊,1983年3月,正式改名为《读者》。截至2019年8月,《读者》杂志的累计发行量超过20亿册。截至2019年8月,《读者》编辑部有责任编辑1人、编辑3人、美术编辑1人、制版1人。

怎么投稿给读者杂志

首先他们要求首发,所以不是首发的就不要投递了。文章的题材、体裁不限,风格不拘。以情动人,以理喻人,文笔简练,未曾在纸质媒体公开发表就可以投稿了。投稿的文章最好短小精悍。投稿时一定要附作者简介,将稿子邮寄到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读者》(原创版)编辑部即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读者杂志是不退稿的,所以最好自留底稿,如果三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就可以自行处理了。

苏志燮怎么读

1、苏志燮念做(suzhixiè)。

2、他是韩国男演员,喜欢韩剧的女孩子们一定对他不陌生,一定早就领略了了苏大叔的魅力,从《对不起,我爱你》到《主君的太阳》等韩剧他的演技一直在线,而且在韩国娱乐圈的地位也非常高。

3、其实他的成名也很不容易,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是担任男配角,后来在《千年之爱》、《峇里岛的日子》中才开始慢慢出演男主角。后来因为《对不起,我爱你》中饰演车武赫而一举成为顶级男演员。

志愿要退档,如果填征集志愿,可是又没有什么好学校了,有点不想读书了,怎么办?

  • 志愿要退档,如果填征集志愿,可是又没有什么好学校了,有点不想读书了,怎么办?
  • 坚持住啊

一个朋友第一自愿没填专业服从,征求志愿也没填,可能被退档了,没大学读了,她不想复读,那应该怎么办呀

  • 看看能不能重新填一次,或者补漏,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很遗憾了……

填志愿后被某外省大学录取了,可是不想读,想到省内大学读怎么办,不想复读

  • 我不想读这个大学,想读省内的,流程是什么样的?麻烦吗?
  • 没办法的亲

高考想去读师范大学教育系怎么填写志愿

  • 直接填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啊

这个标志是什么?怎么读?

  • 求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