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撞与凝聚

对撞与凝聚原创2017-05-11桃李堂主人桃李堂
关于中国是建对撞机,还是省下钱来搞凝聚态物理,最近两个主要观点又被新闻炒作在相互对撞,可观念对撞的结果,却没有分出个是非对错,而是交织在一起,似乎却形成了一种凝聚态。
最普通的凝聚态物质就是水。当然,当代物理学家所热门研究的凝聚态,更多的是指超导态、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态、铁磁态,以及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液氦、液晶、熔盐、液态金属、电解液、玻璃、凝胶等等。
— 基础还是应用?- –
一言以蔽之,通过对撞机研究的高能粒子物理学,更多地倾向于最基础的物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大家可以往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高大上的理论方面去想。
而通过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对象,通常在如何将物理理论变为技术应用这个层面。
在这两个不同目标的区分下,剩下的就是小钱钱的问题了——这两个方面都很烧钱。
到底是把有限的钱钱烧到基础理论研究上呢?还是烧到技术应用研究上呢 ? 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个问题。
按照高能所所长王贻芳院士的观点,当然是要投入基础理论,因为基础理论看似不产出具体成果,不创造具体经济效益。但却是带动物理、科技等领域发展的基础动力,也是着眼于长远目标的战略投入。
至于小钱钱,也没有杨振宁院士所说的需要那么多,是个黑洞云云。
而且王院士还举了个例子——刚刚获得计算机界最高奖图灵奖的WWW技术 ( 就是我们今天访问的各类网站、新闻、博客、微信等等都必须用到的基础技术 ),恰恰诞生于欧洲高能物理的研究过程中,却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社会的技术进步。
而杨院士则说,他不是反对建设对撞机,只是反对现在建。完全可以等中国再发展几十、或者十几年之后,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再建也来得及。
潜台词里,杨院士的意思大概是:反正高能粒子对撞的方式,估计也不可能在几十年内搞出什么有用的成果,等以后国家有余钱了你们再玩也不迟,现在钱钱还是应该用在刀刃上。先把钱钱用在凝聚态物理的研究方面,搞出好多新技术,可以创造很多效益,使中国目前同样很缺乏的基础性应用技术快速追赶和最终走在世界前列更重要。
不知道读者亲们,对于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您如何判断呢?
如果要问堂主的观点,其实我的回答也是——无法判断。
毕竟,未来不可预知,或者说未来即使可以预知,但只能看到存在无数分支和无数可能,现在稍微微小的扰动,就会使未来走上另一个方向。
也许今天对于对撞、还是凝聚的选择,在三十年后、甚至六十年后,才能见分晓。可是一旦到了未来,回头再看历史的话,由于历史不可改变,所以那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反正笔者是没有那种高明的战略眼光,能够判断出到底是研究基础理论争取突破好,还是研究基础应用技术更好。
— 杨振宁 VS 王贻芳 —
不过,仔细看了看杨院士和王院士最新各自发表的公开文章,单单从文章本身看,杨院士的文章更能说服我。
从文章的内容上来看,王院士并没有充分展开地阐述WWW技术源自于高能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发明这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论据,只是简单地提了提,不了解情况的人还要去百度才能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来龙去脉。
也没有能够有力地回应杨院士文章中曾略带讥嘲地暗指 “ 高能物理所要建世界最大对撞机是为了获诺贝尔奖 ” 这一观点——虽然已经进行了否认,但仅限于否认,没有阐述理由。就好像别人说孔乙己偷书了,孔乙己大声回答 “ 我没偷 ” ,但仅此而已。
至于杨振宁所指的对撞机花中国的钱,给世界上其他人提供研究场所,还会因外国人水平高而主导研究,王院士倒是强调了高能所是世界 “ 四大所 ” ,但也仅止于此,并无进一步的干货数据说明不会在未来研究中失去主导地位。
关于钱钱黑洞,王院士也没否认需要用大量的钱钱:第一阶段300亿人民币( 不包括土地和 “ 七通一平 ” 等外部基础条件建设),第二阶段1000亿 ( 第二阶段成熟了才会启动 )。但这个数字让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看来还是被吓到了。
这么说吧,且不论国家的巨大投入,是先研究对撞还是先研究凝聚 ( 或者说先基础还是先应用 ) 更有道理——前面已经说过堂主的观点——无从判断。
只是单纯从王杨两位院士的文章来分析,从笔者的角度看,杨的文章写得更好,使其观点更有说服力。
而王的文章虽然按照这七条 ( 杨振宁一共七条理由 ) 进行逐条反驳,但不论是从理工科生的逻辑角度,还是从文科爱好者的文字论战角度,笔者个人都觉得杨明显处于上风。
所以,以一个理工科科学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大胆地胡说一句:一个连文章都写不清楚,反驳都说不到点子上的人,我是不会相信他能带领团队把这么多的钱钱用好,研究出成果的。
— 人才队伍胜过具体成果 —
其实,从个人的眼光来看,王院士的文章忽略了一点,就是通过对撞机的建设与研究,能够为中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队伍。
如果你用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中国航天团队之类的比喻说一下也好啊。比如说计划通过未来10-20年围绕高能粒子对撞的研究,给中国培养出多少基础数学物理理论方面的人才梯队,对未来中国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突破起到壮大作用云云。
在这方面,中科大搞量子的潘建伟院士就要强得多,人家现在不仅时不时在Science、Nature、物理评论等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还搞出了一个又一个团队 ( 成果由不同的研究小组,以及与不同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做出 )。
你王院士开口闭口高能所,合作对象全是外国人,这,这,这 。 。 。 也不谈谈与国内哪些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也不谈怎么联合培养高水平研究生,我要是小钱钱的审批者,也不会轻易批给你啊。
敢情这300多亿全给你一家?还和外国人共用?未来10-20年既没说培养出一批人,也没把握出什么成果? 您还是先请回,“ 十四五 ” 再来吧。
笔者以前在工作中颇接触过一些研究所的人士——按说他们比笔者的环境要开放得多,又能在国内四处跑,又能出国交流的。——可感觉他们不少人的思维啊,真是单线条死板得很,似乎生活在比笔者之前的环境还要封闭的世外桃源里一样。
所以,难怪这些年国内的很多研究人员确实也没出什么成果。厉害的人物,如同潘建伟、施一公、姚期智、杨振宁等人,还是最近新闻热炒 “ 出走美国 ” 的清华美女专家,还真都是从国外回来的。
今天杨振宁又接受采访说了:中国人不要把孩子从中学开始就送到国外去,环境宽松到可以说是 “ 放纵 ” ,以中学生的年龄,三两下就会被吸毒什么的带坏了。最好在读硕士或博士阶段去国外,实在不行也要在国内把高中读完再说。——笔者个人觉得他说得还是挺在理的——虽然不是所有中学生出国读中学都会学坏,但确实概率不小。
说实话笔者以前对杨这个人一直不太喜欢,但最近发现,仔细一想,他生活态度是张扬了一点,但确实敢想敢说敢做,这一点就是国内学者普遍缺乏的。
杨振宁年青时其实就这种性格,按照何兆武先生《 上学记 》一书中对西南联大的回忆,他印象中的杨振宁是这样的:
“ 大家没事就到茶馆喝碗茶,有的人是真拿本书在那儿用功,但大部分人是去聊天,海阔天空说什么的都有。 ”
“ 最清楚记得有一次,我看见物理系比我高一班的两位才子,杨振宁和黄昆,正在那高谈阔论。其实我们也没有来往,不过他们是全校有名的学生,谁都知道的。 ”
“ 黄昆问:爱因斯坦最近又发表了一篇文章,你看了没有? 杨振宁说:看了。黄昆又问以为如何? 杨振宁把手一摆,一副很不屑的样子,说:毫无originality ( 创新 ) ,是老糊涂了吧。 ”
“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而且直到现在印象都很深,当时我就想:年纪轻轻怎么能这么狂妄?居然敢骂当代物理学界达的大宗师,还骂得个一钱不值?!用这么大不敬的语气,也太出格了。 ”
“ 不过后来我想,年轻人大概需要有这种气魄才可能超越前人,正好像拿世界冠军一样,下运动场的时候必然想着:我一定能超过他,我一定能打赢他。如果一上来自己先泄了气:哎呀,我不行,我不行,那还怎么可能打败别人?科学一代一代发展,总是后胜于前的 . . . . . 因为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 ”
“ 假如亦步亦趋地跟在老师背后,那是没出息的表现 ” 。
堂主想:也许,国内的科学工作者,就缺了这么一点气魄吧 。 。
真心希望,关于世界最大的对撞机,国家是投入巨资建,还是暂时不建;不同观点的反复对撞,也要出一些有价值的结果来才好。不论是碰撞出新的观点和方法,还是凝聚成新的状态和妥协,都是好事。
欢迎点赞和留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桃李堂”(ShanShui2049)。
欢迎关注公众号盛唐如松更多精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