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给予和接纳,而不是让孩子迎合讨好。
真正的爱,是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鹿妈
◆◆◆
作者 |水色来源 | 女儿派原创
01
被虐待、被殴打、被遗弃,被当成玩具一样戏耍,甚至被关在橱柜里差点烧死……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哪怕只是听一听,都让人心里揪得生疼。
可是,在周迅新剧《不完美的她》里,那个七岁的小女孩穆莲生,正独自经历着这一切。
她尚未出生,爸爸就患病离世,妈妈一个人打几份工把她养大,日子虽然清苦,却有着相依为命的幸福。
然而,妈妈新男友的出现,把这一切变成了噩梦。
他把莲生当枪靶子取乐,用塑料袋罩着她的头打,把她关在纸箱里玩“捉迷藏”,把她的一只眼睛打伤,还强迫她画上浓浓的妆容被妈妈骂“恶心、脏”……
可是,她仍然在笑。
被当成靶子击打、无数次摔倒在地上的时候,她在笑;
被妈妈从箱子里找出来,满头大汗嘴唇发颤的时候,她在笑;
就连察觉到妈妈想要抛弃她的时候,她也在笑……
她知道妈妈很苦,需要一根救命的稻草。
她假装不怕、不疼;她拼尽全力去坚强、去讨好。
因为她明白,只有讨好,才能不被抛弃;只有讨好,才会持续被爱。
她说:“妈妈开心我就开心。”
却在妈妈转身离去的一瞬间,无声痛哭……
直到那天夜里,妈妈不在,她被“叔叔”封住嘴巴锁进橱柜里,燃气一直开着,微波炉里的东西不停地加热着……
一场大火,烧光了她对这个家所有的念想。
周迅饰演的林绪之救了她,把她悄悄带走,从此,她改名“林小鸥”,是林绪之的“女儿”。
可是,即便换了身份,即使有人疼爱,那些记忆中的伤疤,真的就能从生命中彻底剥离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02
日本有一部获奖短片《态度娃娃》,内容堪称惊悚。
短片中的艾莉,是一个缺乏存在感的人。
小时候,一个男生踢碎了她的金鱼缸,她咧嘴一笑:“没关系,我再买一条就好了。”
可是转过身后,笑容凝固,她的嘴角,分明在抽动。
“只要很有决心地笑,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艾利渐渐学会伪装自己,用尽全力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
有一天,一名星探找到了她,凭借娃娃般的笑容,她从一个人人忽视的女孩,一夜之间逆袭成万众瞩目的明星。
就连昔日好友,也换上了她的形象面具。
她约朋友们见面,却无意中听到朋友评价她“只是会傻笑而已,有什么好见的?”
艾利很痛苦,她曾经最沉迷的赞扬,此刻变成了她最想摆脱的诅咒。
她回忆起童年的那条金鱼,记起了自己真正的脸。
她决心打破这张娃娃面具,可是里面是空的,什么都没有。
就这样,她一次又一次换上不同的面孔,却始终没有找回真实的自己。
她活成了一副面具。
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孩子,习惯看人脸色、害怕失去、不敢拒绝,他们看起来很乖巧,不会任性、不会哭闹,甚至不会大喊大叫。
只要你开心,你的选择就是他的决定;只要你对他笑,你的喜好就是他的兴趣;只要你想要,他就把心爱的东西双手奉上……
心理学家布莱恩?利特尔把这种行为比喻为“洋葱型人格”:
当你一层一层地剥开,你会发现他没有内核,没有本质的自我。
习惯讨好的孩子,其实是一个“空心人”,失去了自我,只剩一具躯壳,因为缺乏安全感,一生都在漂浮。
这样的孩子,何其可怜。03
小说《人间失格》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叶藏的父亲在出差前,挨个询问孩子们想要的礼物,然后记下来。轮到叶藏的时候,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他其实只喜欢绘画,可是看到父亲愠怒的神色,他吓得瑟瑟发抖。
半夜的时候,他偷偷翻出父亲的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了父亲想要他提出的礼物——“舞狮”。
他的这个举动,得到了父亲的欢心。
从此,他学会了揣摩别人的期待,以牺牲自我的讨好,来换取关心和赞赏。
当他意识到大家喜欢他“搞怪”,他便从一个敏感忧郁的贵族公子,变成了“乐天”的“小丑”,把真实的自己敲碎掩埋,只为了换取别人一笑。
他一边愤恨,一边妥协;一边恐惧,一边迎合。
拼尽所有去讨好,却落得孤立无援的下场,最后在疯狂的堕落中,自我毁灭。
叶藏的一生是不幸的,可是比这更不幸的是,《人间失格》其实是一部半自传小说,作者太宰治曾经历4次自杀未遂,在完成这部小说后,最终投湖身亡。
心理学家Harriet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中提到:“很多人觉得,‘讨好’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被当作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上,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地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下意识去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就像《被嫌弃的松子》中,那个总是被忽视的松子,因为一次扮鬼脸获得了父亲的关注,便一发不可收拾。
她用尽一生来消耗自己,以为足够讨好就能被爱,却一次又一次被伤害、被侮辱,最终彻底丧失生活的希望,孤独惨死。
马东说:“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缺爱的人,总在讨好,不过是为了填补内心的一个空洞。
04
著名心理治疗师海灵格在《这不是你的错》中说:讨好行为模式的出现,来自于童年创伤。
而这几种父母,最容易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1. 控制欲强的父母
武志红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中,讲过一个女孩的故事。
她有一个控制欲特别强的爸爸,小时候吃饭,爸爸规定她必须吃够两碗饭,而且一粒也不许剩。
她曾试图反抗,可是换来的不是敷衍的哄骗,就是一顿暴打:“我一心一意为你好,你居然敢不吃?还有没有良心!”
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她屈服了,每天“高高兴兴”地吃,结果一度胖到150多斤。
而另一边,因为被压抑过度,她从小缺乏自我价值感,这种“讨好”模式也被她代入到所有人际交往中,成了她唯一掌握和获取自我价值的渠道。
2. 不认可孩子的父母
一位知乎网友说:
“从小我就是被妈妈否定的那一个,为了得到她的认可,我凡事都和别人比,什么都做到完美,但其实我一直很压抑,因为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讨好她;
工作以后,我把这种心态也带到了职场中,却屡屡受挫,我越讨好,越是得不到别人欣赏。”
德国脑科学家杰拉德?赫斯特说过:“想要孩子获得幸福,必须让他感受到他可以做他自己,即使不如别人家孩子厉害,没有得第一,也没关系。我就是我,爸爸妈妈的爱不会因此减少。”3.本身就是“讨好型人格”的父母
“别总给人添麻烦”“凡事要忍一忍”……如果父母本身就是讨好者,他们的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让孩子形成“不配被爱”的低自尊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陈紫嫣在《总是忍不住取悦别人,为什么》一文中提出:“我们产生‘讨好’行为的根源,是把对自我的认识和价值,建立在了别人身上。”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想让孩子远离“讨好型人格”,父母就要自省其身,摆脱对外界评价的依赖,确认自己的价值。
05
《不完美的她》中,“妈妈”林绪之对小鸥说:
“不要把讨好别人当成一个习惯,如果你把这个当成习惯了,有一天会发生靠山山塌的情况……”
她接纳小鸥的脆弱,用最细腻的母爱滋养着她,修补她受过的创伤。
剧中有一个镜头:小鸥在商场里结识了亲切慈祥的“惠奶奶”,想和她成为朋友。
在聊天的时候,被赶回来的绪之发现,出于谨慎,绪之制止了她们。
不料小鸥一改往日温顺,对绪之生气大吼。
那是她在剧里第一次表现出任性的一面。
弹幕上很多网友说:“这孩子被宠坏了,不听话。”
可是有一个评论,却让我热泪盈眶:“有人宠爱,才敢任性。”
心理研究表明,每一个孩子在童年期,都需要从父母身上确认一件事,那就是:无论怎样,你都会爱我。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做对了什么,更不是因为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是你,无论哪一面,都是最真实的你。
这份爱就像阳光,永远种在孩子的心中,让他无惧黑暗,大胆向前。
好好拥抱你的孩子吧,接纳他、看见他、深爱他,还要告诉他:如果这世间,有一个人值得你去用力讨好,那就是你自己。*来源:本文系女儿派原创。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