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一节高效而不失趣味的课堂教学?
优质回答:
我是教初中语文的,题主问题中的三个条件“人数多”“高效”“有趣”要三结合,其中,“高效”是核心,“有趣”是途径。我是怎样去做的?我将列举我实践的大量事例来回答。
一、“人数多”这个条件就是客观现实。
在没限制班上人数的时候,我们学校一般每个班都是70几个人。语数外三科,一个老师两个班,一般有150人左右。现在限制了班级人数,一个班在50——55人之间。
我心中班级的理想人数是30人以内。
二、“高效”这个条件是核心,是要花狠功夫才能达成的。
语文学科历来就是少慢差费的,课堂效率低下早已是普遍现象。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它是普遍的就是正常的,所以国家通过调整课标、调整课程、更新观念、培训老师,指导一线老师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线老师也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去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我通过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在以下几方面努力探索过,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1.优化课堂提问。
我教学《老王》的时候,提一个主问题:老王为什么愧怍呢?在教学《社戏》的时候,就提一个主问题:那一夜的豆也不好吃,那一夜的戏也不好看,为什么作者在结尾却说,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再也没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了呢?我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就提一个主问题:百草园是童年鲁迅的乐园,表现在哪些地方?三味书屋就没有乐趣了吗?
当学生围绕这些主问题去阅读、思考、探究、讨论时,就容易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效率就容易提高了。
2.适时开展课堂讨论。
第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上述的主问题。
因为围绕这些主问题还可以有许多的追问。学生必须自己阅读课文后,提出许多小问题才能解决这些大问题。在提出小问题,也就是说提出各种追问的时候,开展讨论就很有必要。讨论的时候,一方面是参与的人比较多,另一方面是每个学生有观点的时候他有机会表达出来。当一节课有了思维的参与,这节课就活了起来,效率自然就高了。
第二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那些值得争论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含义丰富的问题、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组织这样的讨论也是需要教师有慧心的。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的父母菲利普夫妇真那么可恶吗?通过讨论得出来了新的结论:菲利普夫妇的行为,除了金钱至上、没有亲情外,也表现了小人物的悲哀。你看,主题的丰富性通过讨论就出来啦。这属于思维层次的高效率,不是每天都可期的。
3.开展一定的活动。我主要开展的是课堂小辩论和课本剧表演。
(1)课堂小辩论。
记得这学期上的第一篇古文《陈太丘与友期》,文章的结尾是:七岁的元方,因为父亲的朋友失信又无礼的行为而生气。所以,当父亲的朋友明白自己的错误主动下车来拉元方的时候,元放头也不回地径直回屋了。
当时我就组织了一个课堂小辩论:你认为元方的做法正确吗?全班同学参与辩论,分为同意和不同意两方。一方站着,一方坐着,辩论非常的激烈,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很出乎我的意料。我相信: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率的。以前教学《愚公移山》、《海鸥乔那坦》也是同样的辩论效果。
课堂小辩论是讨论的一种特殊形式。
(2)课本剧表演。
一般是情节性比较强的文章,适合于课堂表演。现代文中最好表演的是《我的叔叔于勒》。表演得最多的是古文,如《蜀鄙二僧》《扁鹊见蔡桓公》《晏子使楚》《提辖拳打镇关西》《范进中举》等。戏剧单元是天然的表演材料,当然不放过。
这样的课本剧表演不需要写剧本,就是翻译过后凭学生的理解自由发挥,允许添角色,参与率很高,往往一节课表演不完,学生要求还用一节课。这种情况下,一般我都会“娇惯”我的学生,满足他们表演的欲望。
从以上三个方法可以看出,怎样让学生数量多的课堂高效的核心点:就是想办法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参与的面尽量的广。
三、有趣的课堂。
学生有兴趣的课堂,就是学生学得轻松的课堂,就是学生爱学的课堂。一般通过以下方式让学生学有兴趣:
1.上述的讨论课、辩论课、表演课,本身就是充满乐趣的。这里不再赘述。
2.语文学习与音乐、美术相结合。
我的课堂语文与音乐相结合的例子,如:大家耳熟能的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我就教学生学唱这些歌,歌唱会了,诗词的情感语意也把握了,学生兴趣也高涨起来了。我教学散文《望天树》的时候,就教学生唱《好大一棵树》,也是歌学会了,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思路也理解了。每当课间,教室里回荡着各种声调的“好大一棵树”的歌声时,我和学生都开心极了。
我也有语文与美术相结合的例子,如古文《河中石兽》怎么会在河的上游找到石兽呢?我讲,越讲学生越昏,我就喊他们自己画,一画就明白了。《羚羊飞渡》也是语文和美术相结合的很好的例子。
本文小结:
怎样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去建设语文高效而不失乐趣的课堂?
1.我的观点是:
(1)想办法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参与的面尽量的广。
(2)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2.我的做法是:
(1)优化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2)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表演:给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表现出来创造机会。
(3)寻找语文与音乐、美术的联系,让学生学得快乐起来。
【注】以上所列举的课文,均出自鄂教版语文教材初中7——9年级。因为我本学期才接触新的部编版教材。在使用新教材中,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其他网友观点
现在一些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学生人数都比较多。老师想让上一节高效而不失趣味的课要花不少心思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能把课讲得特别生动,照顾到学生的接受心理,又要考虑到考试的需要,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节课,二节课有时还可以,天天都上得精彩高效还真有些难度。
原因一是学生人数多,管理纪律需要一些时间。有些孩子不是主观捣乱纪律的,就是老师讲到有趣的地方,或是勾起他的兴趣,他都会忍不住与同桌或是前后位议论一番,能及时收回的学生并不多。
原因二高效的标准是什么?是老师把本课的知识点全讲完了,学生全都理解了。学生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全部都能理解是不可能的,能做到大多数人接受就很不容易了。
原因三这个不失趣味怎么衡量?你讲一个笑话想活跃一下气氛,有人马上就笑,有人不感兴趣,有人可能下课了才会笑,有人还认为你在浪费时间。
作为老师,如果不把一节课上成水课呢?
第一是认真扎实地备课。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在教学中要自信,仪态大方,用好的情绪感染学生。
第三课堂教学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不要总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甚至是教室的后面,观察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而不是忽略。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其他网友观点
人数较多,是不是超过标配的班级?一般大于45人。“高效”“有趣”是题主关于课的目标要求。这个问题讨论一下很有价值。
时下,我们依然存在大班额,但是人数多,并不是教学要求会降低。大班额是面对的现实,是前提条件。
接下来,我说一下“高效”。简单地说就是在一节课内,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本课的目标任务。
这个应该成为每一位追求上好课老师的共同目标,这是好老师的基本功。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点,老师必须在课前做足功夫。
1、准确把握教学目的。我主张一课一得。我们的学生走进课堂,每天上课接受教导,不可能一下子学会很多。学习的规律也是日积月累,聚少成多的。一堂课目的明确,老师化繁就简,更容易组织教学
2、教学准备充分。一堂高效课必须创造必要的条件作保证。老师要精讲,学生精练,不浪费时间。现在教室里多媒体设备比较普及。我们完会不必为出示问题而消耗时间,只轻触键盘即可。学生必须要的学具都在课前已就绪的。教具学具准备是其一,更为重要的是课前的预习。思想的准备更重要,因为更能直接切入重难点。所谓高效,就是用最短的时间突破本课的重难点而已。
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严谨,不拖泥带水。
3、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一堂高效课肯定是学生参与面广,思维活跃的课。他们或被内容吸引,或被有趣的形式吸引,全身心地投入。讨论、交流、操作、展示,都围绕课堂目标展开,收放自如。特级老师孙双金是我的榜样。
4、师生双向互动自然流畅。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喜欢唱“独角戏”,以为讨论是浪费时间。这就是教学思想偏颇的原故。我们课堂的主人永远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课堂学习的目标指向决定了这个,所以老师一定要找准位置。老师的作用应该在引导、点拔、提炼上多下功夫。
5、形式上简约,易于操作。我们的课讲究启承转合,跟做文章是一个道理。题主说的“有趣”,我认为在这里可以得以体现。教师设计巧妙的开头,制造悬念、激发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是高明的做法。课中多用讨论、辩论、小组赛、动手实验等都比一味地讲解更有趣更有效。
小结:一堂高效课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课;是师生互相交流充分的课;是有趣和有益并存的课;是目标达成面广的课。
让我们一起加油!
其他网友观点
可以尝试将学生分类,比如让不安分的学生在适当时机带动气氛,成绩好的学生燉让他们回答问题,这样两头兼顾,应该能很好带动中间成绩的学生。我们经常这样做,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