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李白因为崔颢的《登黄鹤楼》搁笔是真实的吗?
优质回答:
历史的细节早己模糊了,我们看到的许多东西只是历史投射在另一个面的影子。
李白登黄鹤楼应该是确实的,相信他也确实看到过崔颢的作品,但是否因此而搁笔那就不得而知了。可能的真相是:后面的诗评家以这个有趣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崔颢作品的优秀。
其他网友回答
传闻有一定记载,那是一段人文风雅事。
?楔子:网上流行一个段子,“眼前风景美如画,本想吟诗赠天下 , 幻想收到一堆赞,奈何自己没文化。几句调侃的话语带着无奈的自嘲式幽默。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觉真无所适从,就像张开了双臂,却不知道拥抱什么。不曾想,李白也有过这样的境遇。
那是一千三百年前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黄鹤楼;
故事的人与物:崔颢、李白、黄鹤楼;
故事的起因:题诗;
诗词是打开历史的书签,故事在千年之前,尘封许久,依然带着书卷的气息,缓缓展开,那是一种微妙的过程。讲述它,就像描摩一棵参天大树,枝叶延展,深远而广袤,因此作者需要查证许多资料,就算是一句话也要核实,用心,只为尽心。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古往今来,说到李白,大概是在老百姓心中知名度与好感度较高的诗人了。当然,我们对于他的了解止于表面,只在诗文中见识他的明月入怀,豪情烂漫,仙气飘飘,外在的人格魅力已足够吸引人。
太爱自己了,没办法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太爱自己,所以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心。这是我对李白的评价。
李白,爱喝酒会写诗爱交友会剑术“一生好入名山游”,名山雄奇壮伟,秀丽险峻!由此正好映照出李白的侠客风范。他在漫游和热闹与冷清里走完了自己漂泊的一生。留下了大量寄景抒怀,歌咏自然、赞扬友情的名篇。大江南北的风景遇到李白就有一场文字的舞蹈。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谈,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山峰》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峨眉山月半轮秋,引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送友人入蜀》
每一首诗都配得上祖国山河壮丽秀美的气度。我一直认为,对一个人明锐聪慧之人,环境视野能影响这个人的胸襟情怀格局,北国的“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与江南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差异分明,江南的春温婉多情而北国之冬迤逦奇魄。
郭沫若曾经有过考证,认为李白出生于碎叶城,位于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李白漫游山川青空,足迹遍及河南、山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北、贵州、四川,安徽当涂。
他的诗气势高昂,境界廓大,他呈现的是一片江海,一座山,一片天地。
当然他也留下了许多佳话。有一回,李白遇见黄鹤楼发生了一段风雅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楼耸立于武昌蛇山之巅,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黄鹤楼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另外两座是滕王阁与岳阳楼。
这座建于三国时期的古楼,因传说仙人乘鹤归去,闻名遐迩。唐.诗人崔颢在此题下《登黄鹤楼》一诗,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也因为此,让后人知晓崔颢的名字和有关他的点滴人生。
关于黄鹤楼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个真实的一个是神话传说。
黄鹤楼最初并不是休闲观赏的景点,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
孙权始筑夏口故城, 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
三国时期该楼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孙权为了更好的控制荆州,和曹魏蜀汉抗衡,在现今的武昌蛇山附近修建一座城池,同时在沿江修建了一座望楼,用作军事观察,这就是黄鹤楼的前身。
后来,晋朝的军队灭了吴国,东汉末年以来分裂百年的国土复归统一,黄鹤楼失去了它的军事意义,因缘际会,逐步演变成旅游景点。
然而历史奔流,几多风霜雨雪,兵火频繁,千秋岁月,黄鹤楼屡建屡废,屡废屡建。
到今时,黄鹤楼已成为美轮美奂的5A级风景区,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透映着太平盛世的焕荣生机。
黄鹤楼正厅中一幅高9米、宽6米的大型彩瓷镶嵌壁画《白云黄鹤图》,图上有仙人乘黄鹤而去,……
《报应录》原文:辛氏昔沽酒为业,一先生来,魁伟褴褛,从容谓辛氏曰,许饮酒否,辛氏不敢辞,饮以巨杯。如此半岁,辛氏少无倦色,一日先生谓辛曰,多负酒债,无可酬汝,遂取小篮橘皮,画鹤于壁,乃为黄色,而坐者拍手吹之,黄鹤蹁跹而舞合律应节,故众人费钱观之。十年许而,辛氏累巨万后,先生飘然至,辛氏谢曰,愿为先生供给如意,先生笑曰,吾岂为此,忽取笛吹数弄须臾,白云自空下,画鹤飞来先生前,遂跨鹤乘云而去,于此辛氏建楼名曰黄鹤。”
老百姓总是善意温情的,神话传说就体现了这一点。
有一人辛氏,以卖酒为业,开了一家小酒馆。
一天,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开门见山地说:“能否给我一碗酒?”
辛氏,人还不错,送了他一大碗酒喝。
第二天,不知姓甚名谁的老者又来了,就这样,他每天都来讨酒喝,辛氏没有厌烦拒之。不知不觉间已过半载,老人对酒馆主人说:“我已欠了你许多的酒债,拿什么偿还你啊”随即取出一块橘子皮,只见他拿着橘子皮在墙上龙飞凤舞,顷刻间一只黄鹤跃然而立,活灵活现,仙态飘飘。
这只仙鹤听到人吹奏音乐,就会和乐起舞。
四面八方的人们听闻有这神奇的仙鹤,纷纷来这里喝酒,这家小酒馆生意想不火都不行。
十年之间,辛氏已累积家产万贯,老者才又出现,辛氏欣喜之余想挽留老人,好生相待以表谢意。
老者笑说:“我并不为此,”说完他吹起了手中的玉笛。只见天上飘落一片祥云,墙上的黄鹤也应声脱墙而出,老者驾鹤乘云,远去天际。天上飘来一句话:“我叫王子安~”
辛氏才明白了老者是天上的神仙,为了纪念黄鹤与仙人,酒馆主人建了一座美轮美奂的楼阁。
最初这栋楼被称为辛氏楼,后来,还是觉得叫着黄鹤楼比较雅观。
神仙为什么要演上这一出呢?又幼稚又简单的剧情。大概神仙他自己想积功德,于是下凡提携善良之人,自己功德圆满,回去天庭也能升级,算是求仁得仁。当然这是说着玩的。
人们借助神的力量幻想一些美好的事物, 借此惩恶扬善,播撒爱和美好,劝人向善,也借神话里坏人的下场告诫人们要心存善念。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李白和黄鹤楼的缘分很长,李白曾有诗云: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不要以为李白只三登黄鹤楼哦,只是李白写这句诗之前登临了三次。从他的诸多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不止三次。
《送蜀僧晏入中京》“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赠王判官》“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江夏送友人》“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与史郎中钦听吹笛》是“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楼成为了李白的感情驿站。
这五首送别诗作三次有时间记载,通过这三次,略微可以看出李白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
李白第一次有时间记载的登临黄鹤楼是送别孟浩然。孟浩然一直一以来是李白崇拜的人或者说欣赏之人,这个大家都知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是有故事的,他们初次相识那年李白27岁未婚,孟浩然39岁,可以说是李白的前辈。
当时孟浩然在湖北襄阳的城南。李白云游到此地,登门拜访。二人相见,李白呈上自己的诗文,凭李白的诗才,不用多说,孟浩然赞誉有加,可以想象,两个人一起举杯畅饮,吟诗赋对,多么开怀,人世的忧愁都不见了。
孟浩然看李白马上到了而立之年还是孑然一身,真的是孟浩然太喜欢李白了,才想要为李白做媒,这下诗人变成媒人了。孟浩然给李白做媒的对方是谁呢?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萱。李白挺满意这门亲事,当年二人成亲了,新婚之后,两人居住在白兆山,后来许氏还生下一双儿女。
也就在李白婚后,开元十六年,就是公元728年,孟浩然要远去广陵,广陵在江苏省扬州市,所以李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古代有句趣话,人生理想,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
朋友离开,喝酒践行是最基本的仪式,给一次离别画个温暖而伤感的句号。那一日,正是三月阳春,他二人登上黄鹤楼,把酒言别,听闻年近不惑的孟浩然去广陵是为了仕途奔走,不禁勾起李白对政治的渴望。
几天后,李白亲自把孟浩然送到江边,分别之际,难掩不舍,眺望着渐行渐远的船帆,直到再也看不见。又想到自己,壮志难酬,空隔万重山,一片冰心于谁看。他挥笔写下复杂的心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知道那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次送别,又能否体会李白望尽白帆,心之所向的复杂情感。
时光荏苒,李白与妻子恩恩爱爱地生活了几年。到了开元二十二年,也是公元734年,冬日,白雪皑皑,视线开阔,但人的心情却是肃清的。依然在安陆的李白来到江夏黄鹤楼为朋友饯行。这位朋友李白没有道出姓名。
《江夏送友人》“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明明是一首送别诗,依然糅合了政治情怀。第一次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时,年青的李白只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一次已过而立之年的他有了更加强烈的政治渴求,渴望像友人一样振羽西飞,直到帝京报效朝廷,为在政治上毫无进步而徒增烦恼。凤兮凤兮于飞何方?
在送走这位友人过后一两年,李白的夫人因病去世,于是李白离开了安陆。
唐肃宗的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第三次登上黄鹤楼,这个时候的李白已到晚年,那几年的生活经历了太多的变故,伴随政治活动的坎坷。742年唐玄宗招他入今744年赐金放还,续娶了宗氏为妻,二人居住在庐山,在安史之乱时,757年因唐玄宗之子永王李璘受邀下山,后被牵连受了牢狱之灾,在流放的途中,皇帝大赦天下,李白在悲喜交织中来到江夏小住,后与朋友史郎中钦相会。
有一天,他们正在黄鹤楼上饮酒的时候,听到楼上有吹笛声,这曲忧伤寒冷《梅花落》“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虽然自己被赦免罪责,但安史之乱还未完全平息,国家还处在动乱之中,老百姓,流离失所,带着这种伤感的情绪,酒过三巡,极目远眺五月的江南风景,年近花甲的李白回顾一生未能实现的政治抱负,感慨万千,再一次提笔写下了心中之叹。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曾经两次被长安抛弃,仍心心念念长安为家。不见家,平平淡淡三字蕴含悲苦愁绪,五月落梅花,犹如六月飞雪异常情事,如无感天动地之苦,何以致之。
虽然悲苦却又毫无寒俭姿态,依然是气象昂扬。《四溟诗话》云:“作诗有三等语:堂上语、堂下语、阶下语“黄鹤楼中吹玉笛,五月江城落梅花”此堂上语。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有关黄鹤楼的诗都是送别友人的,他还没有真正把黄鹤楼作为主角写过一首诗呢!
不是李白不想。
有那么一次,李白登临黄鹤楼,虽然没有时间可考,我猜想可能是他第一次登临黄鹤楼,以李白的风格,初见黄鹤楼,不会无动于衷的。应该怎样赞美黄鹤楼,抒发衷心感叹呢?李白刚刚饱蘸墨汁的笔准备挥毫泼墨,一蹴而就,然而他的椽笔停在了半空中,只见黄鹤楼的柱子上已有一首题诗:
“崔颢《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首句便见不俗,仙气飘飘,渺如黄鹤,玉宇琼楼。次句接得极妙,由动转静,引人入胜。三四句高唱入歌,轻云出岫 ,出尘脱俗,意境幽远。他越读越走得近,越读越欣喜,五六句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七八句若神来之笔,蕴含无穷。李白读完,大呼绝妙,此诗已道尽此中意境,绝无超越之可能。
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尤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生,不讶其无端。此何故耶?由其气足以充之,神足以运之而已矣。”
“文以气为主”,气畅情涌,不可滞碍,像滔滔江水,直泻无阻。黄河奔腾,气势飞鸿,如涓涓细流,缓缓而已。如溪水欢腾,顺流而下,文气连贯,一气呵成。气韵连贯,行云流水,气格高迥,浑然天成。
最终,这个常常以“本我”与大好河山沟通感情的大诗人,平生第一次,没能将黄鹤楼揽入怀抱。
《唐才子传》给李白编排了这么一首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真的写不出来了吗?我想是因为李白认可崔颢的这首《登黄鹤楼》觉得无需再写,这不正是李白的可爱率真之处吗?也正因为李白的“不写”给崔颢的这首诗平添了一段风雅,烘托的更加完美。
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记载,
“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登黄鹤楼》为第一
崔颢《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首联/颔联:仙人引鹤,杳然已去,危楼高耸,孤独伫立,白云翻飞,空载千余,无尽伤怀,追古抚今浩渺心事,回肠荡气,雄劲苍茫,脱缰而来。笔锋一转,目光移开,诗境扩大。
颈联/尾联:黄鹤楼上,隔江相望,汉阳城,巍然不动 ,长江之畔、绿树成荫,极目远眺。晴朗天空下,风声鹤唳的汉阳树,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远古的凄婉苍凉,与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融融暖阳下的萋萋芳草,让人不禁想起《楚辞》里的这句。而他,何尝不是那个羁旅在外,没有归期的游子呢?眼看着日薄西山,羁鸟归林,池鱼回渊,而那个让我回归的乡关又在哪里呢?这浩浩烟波,渺茫一片,仿佛我心中的愈来愈膨胀阵痛的愁,再也驱逐不去了
这愁既有报国无门、功业无成的无奈,又有怀才不遇的忧伤,人生短暂的迷惘,更有游子迁客思念故土的乡愁,这种愁,如江雾般萦绕于诗人的心头,挥之不去,漂泊了一生的崔颢,发出灵魂的叩问,想问何处是归路?失意的人生无力的发问。
总结:诗作由上下两段的先放后收,用汉阳城、鹦鹉洲的历历在目的强烈对比,将登楼远眺者的愁绪提升到难以释怀的地步,高绝地为诗作营造出挥之不去无穷余味。
此诗前半首全是虚写,鹤迹已杳,人去楼空,惟见白云悠悠,令后来者不胜遐想低回。如果就事论事,其指向也许可以专咏黄鹤楼的沿革,如果就此铺开,亦可朝飘渺虚幻的游仙诗靠拢,写成洋洋洒洒的七言长古。殊不知只是一笔带过,接下来由传说仍回到现实,唯颈联寥寥十四字 才是全诗中唯一实写的登楼之多见,晴空蓝兮,汉阳方向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头的草色芊芊,一片苍翠,景物是如此鲜明。然而,人之常情往往是,眼前景物虽好我,但不是我的家乡,在他乡美景的感官刺激下,身世浮沉的
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油然而生,随着暮云四合,黄昏降临,面对大江东去的浩渺烟波,这种乡愁更加浓烈,所以全诗最后一个字落到愁字,实乃顺理成章,正是登楼引起的乡愁,当然又是诗人的他乡愁比一般游子深沉的多。
如果绳之以格律,此诗前半首浮声与切响是不调谐的,颔联不对仗,且上句连用六个仄声字而下句又出现三平调,这倒是像七古的句法,对此有论者认为古人兴到笔随,偶弄狡,竟传诵千古,究竟不可为法,一首诗或明朗峭拔或迂回蕴籍,要在贯气,不可滞碍,尤不可囿于格律而失去诗味,此诗格律前似散漫而后转为整饬,并无断气之感,妙在转换自然“已”和“空”的呼应造成古与今,天与地,传说与现实的对比,“黄鹤”和白云的重复出现,即强化意象,又增强音韵回环之美。
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平仄格律:
七律格律:平起首句不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子—–(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再看崔颢《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词语重复、颔联不对仗,平仄存在3个问题。
第6字 鹤 应平
第12字 黄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
第18字 去 应平
第33字 汉 应平
第40字 鹦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
存在多音字:乘 空 不 空 ,
王力先生在其著作《诗词格律》中说“
在律诗尚未定型化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
南宋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评: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清代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评:
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
意即崔颢的《黄鹤楼》,不止是唐代七律第一,亦是千古绝唱。
唐初古体诗并不讲究严格的格律。近体诗的格律也是从宋代开始定型。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说过:“ 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又道:“平仄是末事,词句也次之,第一是立意要紧,意趣真了,诗自是好的……”也就是遵循了最高的原则——“词不害意”。
孤独浪子,穷其一生不曾绽放
网上听到一个笑话:你中过举吗?答:我举过重。
古代中举就很不易,范进中举就是例子。范进后来考取进士当了教育厅长,当然这是小说。现实里中进士比小说里难。孟郊45岁考取进士“春风得意”。崔颢中进士时也不过是18岁~20岁。
崔颢(704?—754) 唐诗人。汴州(治今河南开封)人。开元进士,官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纤艳。后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有《崔颢诗集》。
(据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的说法,他认为20岁左右中进士已很年轻,18岁左右未免小了一些,所以闻先生说崔颢的生年可上推至公元700年左右。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人物里,凡是能名垂青史的文人,看他们的履历,十有八九人是进士。历史长河奔流湍急,很容易就淹没人的名字,连一些皇帝也是岌岌无名。
崔颢,能让人记住不是因为他是进士,只因为这首《登黄鹤楼》李白无意的推波助澜,与黄鹤楼的相互成就。
因缘巧合,就如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相逢,就如《枫桥夜泊》与张继,《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让大家知道了那个孤寂的夜晚发生的故事。
天时人和情至,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步,当时的心境,当时的情怀,当时的境遇,酝酿的刚刚好,打动人心的文字也就应运而生。
一首诗成名的元朝诗人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让我们感受天人合一和谐美感,梦入星河,天入水的景象,自然与人与心,融为一体的整体美。
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让大家知道了他的爱情故事,一次次为他感动,从而愿意多了解他一些。
一首诗对于这些诗人也许是命运的眷顾,就流星像划过天际的尾巴, 不肯离去无声的不舍。
历史上对崔颢的记载廖廖,他一生只是在国家机关里派派车马、送送信的差事,为什么这般境地?
金科提名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进士每隔三年就会有一批,朝廷里不可能将重任交到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身上,所以中了进士之后大多是从基层做起。
很多好的官职都被一些皇亲贵族世袭,虽然那些人通过科举制度中了进士,除非有大的政绩。
做官与做学问不同,为人天真执拗,品性高洁,政途难免坎坎坷坷。李白请辞供奉翰林,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李商隐“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红楼梦》里的一幅对联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是太深的学问。
旧唐书
崔顥者,登進士第。有俊才無士行,好蒱博飲酒。及遊京師,娶妻擇有貎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後數四。累官司勲員外郎。天寳十三年,卒。
新唐书
崔顥者,亦擢進士第,有文無行。好蒱博,嗜酒。娶妻惟擇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終司勳員外郎。初,李邕聞其名,虛舍邀之,顥至獻詩,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兒無禮!」不與接而去。
新旧唐书里崔颢都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形象,一个人的一生不能用一两句话来标榜,我更愿意从诗句里找寻他真实的身影。
崔颢自称博陵崔颢。博陵、清河是当年号称魏晋海内四姓“崔卢王谢”之首的崔氏大族所在。所以说崔颢出身虽然没有载史书,但也肯定不是寒门士族。
崔颢年少家境不错,又天资聪慧,生活平坦顺畅,生活除非给你深刻的体验,不然只能写写眼睛看的到,感官上的体验。
生活给你的欢乐会让你回味,生活给你的坎坷会让你沧桑。
一位诗人的创作风格取决于自身三观的呈现,或许这条分界线正是崔颢的一场顿悟,也是他趋近成熟的人生观。
崔颢的诗不仅思想健康,艺术上的价值也是非常之高的。
题潼关楼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虽是行色匆匆,写来却从容不迫,次第井然,有一种挺拔劲健的感觉,写出雄伟的山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跃然而立,分别从群山、关门、川原、和河流,组合,宛然一幅巨笔恣意挥洒而成的泼墨山水画,展现出一派极为雄浑苍莽的特有境界,收到了心游八极、视通万里的效果,造成一种壮阔博大之势,体现出作者扛鼎的笔力和高度的艺术匠心。
他后来出使河东军幕,亲历戎行:
征马去翩翩,秋城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回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西河泛指黄河以西,是北拒外族入侵的征战之地。
诗从一开始轻松写来,一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情,月圆在天,平添了几分诗意。全诗读来轻松、紧凑、流畅,须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多少带点应酬的意味。
《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华阴境内有横空出世的太华山,诗人仰之高俊,缅怀往古,借寄语过客而实则抒发自己内心的去官学道之想。写华山之大,从大处落墨而不囿于一山一石的细微处,胸襟越恢宏,思绪越悠远,造语越雄奇。华山形象立体而不单薄,开篇陡起写华山的高俊的气势。古人论五岳形势,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衡山如行,衡山如飞,之语,其喻华山,允为精当。华山莲花、玉女、松桧三峰是大自然的力量一削而成的杰作。面对仙山的美景,宦途劳累之人很容易有放弃浮名,抖去俗尘、回归自然的出世之想。正当我们随着他一起伫望太华,渐入佳境之际,诗人的笔锋却转向,以过来人的位置殷切寄语那些,为什么不去修炼道教长身之处,越是亲近与大自然的伟大和恒久,越觉得浮生之短和俗世之可悲,萌发出世修仙之想也是自然的。反思源于早就厌倦纷纷嚷嚷,仰之华山的顿悟,诗风盖性格和经历使然。
再回首附上崔颢年轻时候写的诗:
《长干行四首》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萍水相逢陌生人的爱情,可能发生的爱情,干净健康,蕴藉无邪,深得乐府精髓。
欧阳修所谓:诗是穷而后工,清人赵翼: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他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从江淮到东北,边关塞北一路走来,诗路也随着旅程变得开阔而雄伟。
745年,崔颢游武昌,登黄鹤楼。微风在耳畔吹拂,极目天舒。脚下长江水,浩浩荡荡,向天际奔流。不远处,树木生机勃勃,芳草茂盛绵延。抬望眼,白云悠悠,落霞映日。浩渺天地,广袤宇宙,哀吾生之须臾,羡宇宙之无穷,激起心中最深处的共鸣,顿生无所凭依的孤独。就是这里,就是此刻,千古名诗喷薄而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与《登黄鹤楼》形与貌 俱相似
李白终究念念不忘,天时地利人和之时,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登黄鹤楼》形与貌俱相似。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首联/颔联
古老的凤凰台上传说曾经有凤凰来过,有凤来仪是美好的想象。凤去台空江自流。和“槛外长江空自流”一样的人生情怀,空空如也,凤凰早已飞去,台下的江水兀自奔流。
思今天转为怀古,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这两句可以看作互文见义。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颈联/尾联
回到眼前:远处的“三山”时隐时现,有一半时间落入青天之外而不见踪影;一条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道。帝都的长安都被遮蔽,望不见了,怎不教人愁肠百结呢?思古之深邃,揽景之广阔。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
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
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山”围在城中。由于“三山”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趁机将“三山”填入燕雀湖。
总结
站在金陵城高处凤凰台上的李白究竟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不是美景不是豪情,是国家遭遇四面楚歌的渐次沦陷的趋势。先是曾经傲视天下的头颅——凤凰飞走、失落,徒剩空空的凤凰台和兀自流淌的长江;后是象征繁盛、富贵的花草、衣冠作古,变成了一片幽径与荒冢;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韵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心情。此诗后来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学界有两种说法:一是天宝三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后,游历金陵时所作;一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在战国屈原、战国宋玉、西汉陆贾、西汉刘安、东汉孔融等人的作品中,类似“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日月之明,而时蔽于浮云”“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的诗词比比皆是。可见,以浮云蔽日来隐喻,希望守得云开见月明。
英雄无法弃苦难而去,因为只有苦难的沉重才能碾碎充斥身心的喧嚣,灵魂的本色方能流露。李白最让人感动的是,政治坎坷永远不会摧毁他的意志力。李白,二次下庐山,那份执着与沉思的文人情怀是褪不尽的粉墨铅华,让每个熠然的灵魂聚首、重塑。
李白从来不以诗人自居或骄傲,诗只是他表达政治情怀的路径,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他真挚的,浓烈的,质朴的政治情怀: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
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
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
他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不屈己,不干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区宇大定,海县清一……然后浮五湖,戏沧洲。”多么伟大纯真的情怀,与他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契合,我想为什么朝廷没有给他这样一个机会,让他完成这样的人生,生不逢时!
这是开元15年他在湖北安陆小寿山隐居时所立下的志向,也即他后来常说的“济苍生”、“安社稷”。李白为实现这一理想奋斗了终生。他对友人说:“待我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说明他是真心想为国家出一番力,有又超然的情怀。
然,政治太复杂容不了李白的纯粹,只有诗与酒可以接纳他的情怀,只有山川给他可以投身的怀抱,但是他却一生没有忘记为国稷出力。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因为永王之事,一直没在涉及政事。
几年以后,肃宗之子代宗即位,不到一个月,即为永王璘正式平反昭雪冤案。
《旧唐书》卷十一《代宗本纪》宝应元年(762):
“四月……己巳(二十日),即皇帝位于柩前。……五月……丁酉(十九日),御丹凤楼,大赦:……棣王琰、永王璘并与昭雪。”
代宗即位后召李白为左拾遗,左拾遗”这个官职居于七、八品。
那时李白刚刚去世。已经看不到平反昭雪的这一切。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李白传》:
“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馀。”
文无第一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是互文,文武没有第一第二。《登鹳雀楼》与《登黄鹤楼》功力悉敌,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期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是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
他们各自有自己的人生格局,李白是千古诗仙。崔颢因一首诗流传,多数都是身后名,斯人已矣,无从感知,留给后人无尽的伤怀,道不尽的千言万语,文字或者影视一遍遍的演绎,满怀敬意地传承古人的文脉,因为真的喜爱,不是为了附庸风雅,就像遥望天空的月色,照亮心房,温柔眼底。一片片墨香,温润爱文字的人心。
李白为崔颢的诗搁笔的故事成为后人谈笑的佳话。文人之间的较量是一种风雅事。
在武汉市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就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这一段传说。
今天广为流传的崔颢《黄鹤楼》诗并非原版,而是被后人多处改动。
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刘文祥介绍:随着“敦煌诗卷”重见天日,《登黄鹤楼》这首千古绝唱在学术界考证下早露初容,只是一直不为大众所知。
刘文祥介绍,近百年来,人们陆续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大量诗文,其中以唐诗居多,这些诗稿被人们统称为“敦煌诗卷”或“敦煌诗稿”,其中,唐诗存放年代最晚不超过宋代。据此可以认为,“敦煌诗卷”中的崔颢《黄鹤楼》应为其原作。附 “敦煌诗卷”版本 《黄鹤楼》:昔人已乘白云去,兹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青青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在?烟花江上使人愁。
著名诗歌评论家李元洛对此作过专门研究,他在公开出版的自选集《唐诗之旅》中《溯洄》一文中揭示:“篡改”唐诗者是“自以为是”的清代才子金圣叹。
金圣叹可能是因为太喜欢了才改动,增添进去一点自己的情感,不然依他的个性,谁的诗能如他的法眼。崔颢的诗情加上金圣叹的诗意,两位才子相约千年在一首诗里切磋,又是一桩风雅事。
?结语:李白一次一次登临黄鹤楼,一生未曾登上仕途的顶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他的诗词,却也因此而成为绝代风华,不啻登上了诗歌的顶峰。本意非此,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壮美,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春华岁月,人间俗事,看到远去的历史天空下的壮丽身影,有李白也有崔颢。这世上有太多理由埋没历史尘埃中的优秀诗人,他们用尽全力,还是平凡一生,犹如你我这般静默地伫立在时空的角落里,听风看雨,看四季轮回在身旁演绎。在人迹更少的路上,拥有骄傲和无尽的孤独陪伴。
其他网友回答
哈哈哈哈哈。只信诗书,不听(看)传说。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搁笔,自愧不如崔颢,自省吾身表率
人外有人,仙外有仙,三人行必有我师。
李白本身诗仙,一般无人能及,李白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民间知名度最高的古代诗人。
《黄鹤楼》是崔颢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是崔颢的代表作,据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本来想题诗,但看到崔颢的这首诗后停笔不作,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许是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而李白的确曾两次作诗模拟这首诗的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于崔颢这首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也明显模拟此诗。论诗之人也对崔颢这首诗赞誉有加,如严羽《沧浪诗话》里说:“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崔颢的《黄鹤楼》名气一大,黄鹤楼这个景观也随之享誉后世。
黄鹤楼在武昌黄鹤山上,相传有仙人乘黄鹤过此,首联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接着写站在楼上观望,水天相接,白云悠悠,随着视野的广阔,景物宏丽阔大,诗人的心境也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思绪牵回到现在,物是人非,鹤去楼空。诗人登高远望,浮想联翩,诗篇中前四句从传说着笔,引出内心感受,景寓情中,意中有象。仙人乘鹤远去,仙去楼空,唯独留下天际白云,千载悠悠。这里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有隐隐露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入云的英姿,而仙人跨鹤的优美传说,更给黄鹤楼添加了神奇迷人的色彩,令人神思遐想。诗人巧妙的运用“仙人乘鹤”的传说,从虚处生发开去,从而让诗篇产生了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
接着写实景,隔江一派大好景色弥望:晴朗的江面,汉阳地区的绿树分明可数,鹦鹉洲上的青草,生长得十分茂盛。眼前的胜景明朗开阔,充满勃勃生机,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竟至于直到日落江中,暮霭袭来。崔颢南下漫游,离家日久,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渺烟波,自然产生思乡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使人纵笔顺势一路写去,既表现了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展示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变化着的感情和变化着的景色,构建出优美动人的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
崔颢的《黄鹤楼》可谓在艺术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故被后人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是真实的!虽然李白被后人尊为诗仙,但正如大家都知道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样,很难评价谁的诗写的更好。所以说,文学是百花争艳,各领风骚数百年。
李白当时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写的如此清新脱俗,确实在佩服的五体投地之时也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所以,暂时搁笔也是情有可原和顺理成章的。但李白毕竟是李白,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壮志让他还是比照崔颢的黄鹤楼写出自己眼中的黄鹤楼。和崔颢的黄鹤楼比各有千秋,同样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