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
鸿胪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门。鸿胪寺为中国古代官署名,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是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以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政令仰承尚书省礼部。唐初因隋之制称鸿胪寺,龙朔二年改为同文寺,咸亨元年称鸿胪寺。
等字去了竹字头是什么字?
“寺”,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普通话读音为sì,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寺”的基本含义为古代官署名,如太常寺、鸿胪寺。
引申含义为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如佛寺、寺观。
说文解字注:(寺)廷也。廴部曰。廷、朝中也。
凡府庭所在皆谓之寺。释名。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广韵。
寺者、司也。官之所止有九寺。按经典假寺爲侍。诗瞻卬传曰。寺、近也。
寺之言侍也。凡礼、诗、左传言寺人皆同。若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鸿胪寺。
遂取寺名。初置白马寺。此名之不正者也。有法度者也。从寸。考工记曰。市朝一夫。注云。方各百歩。
歩必积寸爲之。言法度字多从寸。度、法制也。声。祥吏切。一部。
鸿胪寺最初是用来做什么?
鸿胪寺是中国古代官署名,最初是主持朝会以及各种典礼的礼仪,与婚礼主持人、晚会主持人差不多。最早秦朝称其为典客,汉朝时改名为大行令,汉武帝时期又改名为大鸿胪,唐朝初年改为鸿胪寺。鸿胪的意思就是大声穿赞,引导仪节的意思。
鸿胪寺最初用来做什么
鸿胪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它最初就是一种掌朝会仪节的官,简单的说就是指皇帝上早朝时,他们主要负责主持礼仪、开道、宣扬、引导仪仗等。其职责与如今的婚礼主持人、晚会主持人等差不多。
鸿胪寺中的“鸿胪”的意思就是指大声传赞、引导仪节。后来,鸿胪寺经过不断的发展,成为类似外交部的部门,主要职责是接待外宾,处理外交事务。同时,鸿胪寺还负责接待藩属国使节,负责他们的吃住。
《明史.职官志三》:“鸿胪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后汉书。百官志二》:“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
鸿胪寺的故事?
鸿,大也;胪,传声也。从字面理解,鸿胪本意为大声传赞,引导礼节之意。可知鸿胪寺的设置本身就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旨在传递外界之声,进行外交事宜,其二为引导礼节。
事实上,鸿胪寺的职能和所扮演的角色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改变,同历朝历代的外交政策结合起来,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鸿胪寺起于汉而盛于唐,由于唐朝的空前开放,使得鸿胪寺在这一时期,展现出空前的重要性,达到了发展的巅峰时期。
唐代鸿胪寺的发展背景
1、唐朝官员制度的完善
唐朝的行政机构承袭自隋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一些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机构。
今天我们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是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但其实唐初期也设“九寺”,职能相当于秦朝的“九卿”,包括了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 、 司农寺、太府寺、鸿胪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鸿胪寺作为九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稳定掌管了唐王朝的外交事宜。其名称上也发生过几次变革,公元662年,改为司宾寺;公元670年,又复为鸿胪寺。公元684年,又改为司宾寺;公元705年最后定名为鸿胪寺。
唐朝的鸿胪寺事务空前繁忙,还由此发展出了“鸿胪客馆”,唐朝时期的鸿胪寺和鸿胪客馆,位于长安城皇城南部,介于含光门与朱雀门之间。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单位招待所,是外来使节来长安时的落脚处。
唐朝官员制度的完善,细化了各部门的职能,在南北朝时期省置无恒的鸿胪寺,也自此安定下来。
元朝是否有鸿胪寺?
元朝是没有鸿胪寺的
后来 为了迎接当时的四海之国来中国朝贺,也别设立了专吏负责此事,而负责此事的人也被列入了官卿之位,特别是在明朝,还特此设置了鸿胪寺这个机构,更好的将外交的事情处理好,以彰显大国的风范和风度。
很多人都知道六部中的礼部是掌管外交的事务,那这个鸿胪寺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鸿胪寺的历史
首先,我们先从“鸿胪”这个词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意思。“鸿,声也;胪,传也”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声传之意。
鸿胪寺牌序
“详考大鸿胪名定于汉者,非昉于汉也,周官有行人掌大宾客之礼,胥掌蛮夷闽骆之国,使秦官有典客掌握诸侯及归义蛮夷,即是官也。”
由此可见“鸿胪”这一词,在汉朝时期就有了,也是中国最早主管外交和番外事务的专职政府工作人员。
汉景帝时期,把大鸿胪这个官职改名为大行令,在武帝时期,这个称呼又被改回大鸿胪。所以在整个汉代时期,鸿胪这个官职几乎总览“九宾之仪”。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鸿胪机构,主要的功能是客馆,说白了,这就好比现在的国家宾馆,主要是让一些外国使节住宿和吃饭。而北朝的鸿胪寺则是负责国家的一些吉凶的祭祀活动。
鸿胪寺与太常寺的区别?
太常寺、鸿胪寺是秦汉时代的九卿系统的机关。
太常寺是古代掌管国家礼乐的最高机构。太常寺是唐代九寺、明代五寺之一。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改称太常(《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以后改称太常寺、太常礼乐官等。北齐始设太常寺,掌宗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等事;其官有卿、少卿、丞等。隋唐沿其制
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是九寺之一,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政令仰承尚书省礼部。
光禄寺与鸿胪寺区别?
一,光禄寺拥有三大职能:
1、执掌劳师、献祭等仪式;
2、宗庙祭祀时,会同太常寺审验祭祀所用牲畜;
3、祭祀结束后,向皇帝进献胙肉,并将胙肉分发于文武百官。
二,鸿胪寺基本类似于现今的外交部,但主要侧重于外交部礼宾司的职能范围。而且,鸿胪寺的工作对象并不仅仅承担国家对外礼仪和典礼事务,对于外藩、属国乃至蒙、回、维吾尔等各少数民族的朝见,也具体负责。
说文解字鸿胪?
鸿胪,汉语词汇。普通话读音:hóng lú。
说文解字:1、官署名。2、指该官署官员。
鸿胪寺 唐代唐代唐代的鸿胪寺是朝廷主管。
官署名。官名有大行人之职,秦 及 汉 初称典客,景帝 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 太初 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
东汉 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
北齐 始置鸿胪寺,唐 一度改为司宾寺,南宋、金、元 废,明 复之,清 沿置。
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
唐代外交的最高机构?
唐代外交最高行政机关是鸿胪寺。唐朝的行政机构承袭自隋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一些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机构。
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但其实唐初期也设“九寺”,职能相当于秦朝的“九卿”,包括了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 、 司农寺、太府寺、鸿胪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鸿胪寺作为九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稳定掌管了唐王朝的外交事宜。其名称上也发生过几次变革,公元662年,改为司宾寺;公元670年,又复为鸿胪寺。公元684年,又改为司宾寺;公元705年最后定名为鸿胪寺。
唐朝的鸿胪寺事务空前繁忙,还由此发展出了“鸿胪客馆”,唐朝时期的鸿胪寺和鸿胪客馆,位于长安城皇城南部,介于含光门与朱雀门之间。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单位招待所,是外来使节来长安时的落脚处。
唐朝为什么称鸿胪寺?
鸿,大也;胪,传声也。从字面理解,鸿胪本意为大声传赞,引导礼节之意。可知鸿胪寺的设置本身就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旨在传递外界之声,进行外交事宜,其二为引导礼节。
事实上,鸿胪寺的职能和所扮演的角色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改变,同历朝历代的外交政策结合起来,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鸿胪寺起于汉而盛于唐,由于唐朝的空前开放,使得鸿胪寺在这一时期,展现出空前的重要性,达到了发展的巅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