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最可怕的人是刘姥姥吗(红楼梦中最可怕的人是刘姥姥嘛)

红楼梦中最可怕的人是刘姥姥?

红楼梦中最可怕的是刘姥姥,因为她的善良,衬托了红楼中其他人的冷漠贪婪自私。

刘姥姥为了活下去迫于无奈,去贾府谋求帮助,在大观园里虽然得到了一些资助,但是她也受到了嘲讽冷笑。一个那么大年纪的人,如果不是为了家人,谁会如此去做。难能可贵的是贾府被抄家后,只有她对贾巧姐伸出援手,变卖家财赎出她。所以她是一个可敬的老人。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

刘姥姥的故事概括?

刘姥姥本是一个贫苦的农妇。刘姥姥和女婿一家生活在一起,刘姥姥为了让女婿一家过上一个好年,到贾府攀亲,寻求救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旗开得胜她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外加一吊钱的援助,使这个庄户人家度过了难关。

刘姥姥为了表示感谢摘了一些新鲜的蔬果二进大观园。因为贾母正好想找个上岁数的老太太说说话,所以,就留她在这儿住,在宴会上刘姥姥故意扮拙逗大家开心。

刘姥姥又为王熙凤的女儿起了名字,叫巧姐,最后带了好多东西回家。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她得到信息贾府被抄了,她去狱神庙探望凤姐,凤姐拜托她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

她费了好大劲才把学唱戏的巧姐赎回来,结果她买了房子凑钱赎了巧姐带到乡下了。

再议刘姥姥人物深度解析?

刘姥姥的为人朴实而精明,又有侠义之风。她虽身居山野,大字不识,却生来有些见识。要不是这么有见识,能说会道,怎么能一进、二进荣国府,赢得贾府上上下下的喜欢?而且在贾府败落之后,还千方百计地去把王熙凤的女儿巧姐找回来呢?

刘姥姥是一个丑角,造出了一大堆俗而又俗的“笑话”让人发笑。我以为这只看到了表面。其实,刘姥姥的“丑角”并不意味着“傻角”。她并非不知道自己在扮演什么角色,而是甘愿故作丑态,滑稽凑趣,以制造喜剧效应。她说出的笑话在别人听来觉得好玩,有趣,但在她心里却是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刘姥姥之谐,就像她脸上一道道皱纹一样,是饱经沧桑的印痕,是人生经验所集,是她大智若愚的表现!

红楼梦刘姥姥怎么舍命救王熙凤的?

1.刘姥姥有知恩图报的心。 刘姥姥一家到荣国府打秋风,幸亏王熙凤和王夫人救济才得以生活。而刘姥姥能够知恩图报的心才是她最终救了巧姐儿的最大原因。 巧姐儿的判词是“留余庆”。刘姥姥正好也姓刘。我们之前分析“留余庆”应该是刘姥姥和巧姐儿的合写。就是表明虽然贾家救济了刘姥姥,但她能够不忘本,知恩图报,在贾家树倒猢狲散,别人争相踩踏的时候还能够出手仗义相救恩人。刘姥姥确实值得人尊敬。但也要指出,刘姥姥就算有心没有钱也没办法。所以贾家对她的救济就非常重要了。

2.刘姥姥用了全部贾家给予她的钱财救了巧姐,更显珍贵。 前八十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家给了她一百二十八两现银,衣服,布匹,成化盖盅等物,我们之前算过,起码获得了三五百两的价值。

刘姥姥事件真相?

刘姥姥的故事透露真相:林黛玉十七岁病死,薛宝钗饥寒交迫。

《红楼梦》无一闲笔,曹雪芹在行文之时铺垫了大量情节暗示人物命运。有的暗示前置,有的暗示从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口中说出,其中刘姥姥所讲“雪下抽柴”故事就是暗示林黛玉刘姥姥逛大观园,发生几件事,细思刘姥姥游玩大观园一回,都在警醒众人和预言结局。作者通过刘姥姥这个乡村野妇隐晦交代了贾府众人众事的结局,这些谶言谶语被刘姥姥表象的粗俗和风趣掩饰过去了。仔细研究刘姥姥带出来的几件事,确实令人不寒而栗。

我们先看刘姥姥即将离开贾府时发生的一件事,回过头来再去研究刘姥姥逛大观园时的事,更容易理解其中韵味。

刘姥姥离开时向王熙凤告别,恰好碰见巧姐病了,刘姥姥通过她丰富的人生见识,为巧姐化解了这场病。这一段细究起来令人不寒而栗。

刘姥姥直接拿大观园和坟地做对比,这一点绝不是随意写的。她说巧姐是撞客着了,意思就是撞见死人之灵魂或祸祟邪气,从而引发了疾病。刘姥姥这样一说,立马提醒了王熙凤。

大观园有缢死的女鬼作祟,这缢死的女鬼不就是那个在天香楼自缢而死的美人秦可卿吗?大观园是为元妃省亲修建的省亲别墅,其尊贵程度自不必说,刘姥姥如此精通人情世故的一个老太太,却直接拿它比作坟圈子,可见刘姥姥的身份不一般。更像站在一个特别高的地方,来指点和警醒贾府。

接下来刘姥姥做的事更印证了她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她来大观园似乎就是专门来完成一个任务,那就是王熙凤拜托她给女儿巧姐起个名字。当然这时候巧姐还是“大姐儿”,还没有“巧姐儿”这个名字。

现在我们把七月初七当情人节,但古时候七月初七确实不是什么好日子。据说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那天,阎王会把鬼门打开,放出很多厉害的鬼,直到七月最后一天才把鬼门关上。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七月里最阴的一天,这一天出生的女孩子命不怎么好,所以王熙凤才会说“正是生的日子不好”。

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刘姥姥却非常自信地说,只要依了她起的名字,必然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刘姥姥说出这样的话,更印证了她此时身份的不一般。再回过头来看刘姥姥逛大观园时的事,会更加印证这一点。

第一件,为众人讲雪下抽柴的故事,然后贾府起了一场大火。

我们知道,刘姥姥讲的这个故事里的人绝不是随便写的,里面有两大主角黛钗的命运暗示。故事没有讲完,贾府就起了一场大火,也暗示贾府后来会有一场大祸。这一点刘姥姥用故事暗示出来了。

第二件,醉卧怡红院。

刘姥姥醉酒后误打误撞进了贾宝玉的房间,还在宝玉的床上睡了一觉,弄得屋里酒屁熏天。刘姥姥这一醉卧是对贾宝玉结局的直接暗示,也是对贾宝玉人生的点化。贾宝玉的人生就如南柯梦,一觉醒来,就变成了镜中人刘姥姥。穷困潦倒,一切的繁华富贵都没有了。

这两件事中的刘姥姥就像点化人一般,让人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更有刘姥姥即将离开时,为巧姐起名字、拿大观园比坟圈子、暗示大观园有缢死的女鬼、透漏巧姐最终的命运等事件。这样看,刘姥姥粗俗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个高深的形象,这个形象高深到能点化人的命运,指引贾府的未来。

红楼梦书中的诗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脂批更指出风月宝签就是全书宗旨。风月宝鉴正面是美女佳人,反面是狰狞骷髅。作者通过各种事件一直在暗示,不要照正面,要反着来看。

刘姥姥这个乡村野妇带出如此多的谶言谶语,身份绝对不简单。这个“乡村野妇”很可能就是刘姥姥正面的表象而已,那么她的反面是什么呢?能知道每个人的结局,能知道贾府的未来,还能改变巧姐的命运,谁的能力能有这么大?想来也只有警幻仙姑了。如此看来,刘姥姥逛大观园的种种事件是不是感觉不寒而栗?

警幻仙姑贯穿故事始末,时不时就出来作警醒之句。越是高深的人,幻化的形象越粗俗丑陋,正如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一样,都是表象而已。

刘姥姥是警幻仙姑,但并不是说刘姥姥通篇都是警幻仙姑,而是她出现在大观园的这一回,就是警幻仙姑的幻象。用最粗俗的语言,最丑陋的形象,遮盖住事件的本质和结局。

刘姥姥如何救王熙凤?

王熙凤狱中托孤,刘姥姥仗义救人。

狱神庙中王熙凤跪在刘姥姥面前,说:“我命里无子,只有一个巧儿,我落到这一步,是该着的,不承想又报应到她身上,姥姥若能救她出来,我就是下十八层地狱,也心甘了。”

贾府被抄家,身陷牢狱的王熙凤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女儿。她深知自己必有一死,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巧姐儿托付给了刘姥姥。按说王熙凤托孤真的轮不到刘姥姥,刘姥姥是谁?她只是王夫人娘家连过宗的王家子孙王狗儿的丈母娘,虽然被叫一声“姥姥”,可实际上也只是连过宗的远房亲戚,关系非常远。可这时候的王熙凤已是穷途末路,巧姐儿被亲舅舅卖了,自己的亲哥哥都不能信任,她能够信任托付的人还有谁?

刘姥姥是贾府来自农村的穷亲戚,因为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寻求救济,王熙凤救济了她二十两银子,帮她度过难关,也因此结下了善缘。后来贾府被抄家,大厦将倾之时,别人都是躲的躲,藏的藏,唯有她不避嫌带着自己的外孙来狱中探望,可谓是有情有义。所以以王熙凤的精明过人,她和刘姥姥的几次交集,已经知道刘姥姥是个聪明善良,知恩图报的人,但最终让她做出临时托孤的决定,是在刘姥姥知道巧姐儿被她舅舅卖到南省瓜州后说“知道地儿就行啊,我找她去,豁出我这把老骨头也得把她找回来。”从刘姥姥的话中,王熙凤感受到刘姥姥的真心,知道刘姥姥值得信任和托付。

在王熙凤死后,刘姥姥不远千里寻找巧姐。在封建社会,交通不便利,一个农村的老太太想寻人,经历的困难可想而知,可是刘姥姥没有放弃,坚持要找到巧姐,皇天不负苦心人,刘姥姥找到了巧姐,可是给巧姐赎身需要大笔银钱,刘姥姥又千方百计筹钱给巧姐赎身。最终,刘姥姥没有辜负王熙凤的托付,寻回巧姐,带回村里给了她安稳的生活,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但是能够平安一生。

刘姥姥为何进大观园原文?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府发生在《红楼梦》的第六回中,她去荣府的目的是“求助”。

第二次进荣府:通过刘姥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荣府奢靡的生活场景

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府,贾母留刘姥姥在荣府住了几日,所以二进荣府的过程横跨了第三十九到四十二回四个回目。刘姥姥二进荣府的目的是“回报”。

刘姥姥虽是一个乡下老妪,但是却是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

她朴实的行为,既投了凤姐的“缘”,“大远的,难为他扛了那些沉东西来,晚了就住一夜明儿再去”;又投了贾母的“缘”,“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

如此一来,刘姥姥便在贾府里住了两三天,逛遍了大观园,“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过的,都经验了”。

刘姥姥故事?

刘姥姥是《红楼梦》描写的一个贫苦老人,但是这个老太太她很智慧,她是托啦王夫人的关系见到凤姐的。

刘姥姥处到贾府没有见到王夫人,是周瑞家的把人领到凤姐处,刘姥姥凭着朴实有趣的话语赢得凤姐和丫头们的喜欢。也给自己二进贾府做了很好的铺垫。

她二进贾府时是怀着感恩的心来的,也得到啦贾母的喜欢,刘姥姥幽默的语言让贾府的老少娘们开心啦一下,当然得到啦一些帮助,让自己和家里人的日子好过了一些。

京城刘姥姥传说?

刘姥姥寡居多年,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她有一个女儿嫁给了与王夫人的娘家连过宗的王家子孙,叫王狗儿。刘姥姥本靠着两亩薄田度日,女婿王狗儿因一对儿女青儿板儿无人照看,便将她接到家中过活。刘姥姥靠女婿过活,便一心一意为女婿一家生计操劳着,这一年年关将近,家中贫寒,连过冬的一应吃穿都没钱置办。

王狗儿在家闲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刘姥姥看不过,便提出叫王狗儿寻王家救济,王狗儿觉得打嘴现世的不肯去。刘姥姥说出了极有劳动人民大智慧的话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刘姥姥便带着孙儿板儿,去了荣国府,寻找曾经的王家二小姐,如今的贾家荣国府二房的二太太王夫人,寻求救济。因此引出了红楼梦里两次经典的刘姥姥进荣国府,还带来孙儿王板儿和王熙凤的女儿贾巧姐的一段姻缘。

刘姥姥三句名言?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抬出”王熙凤,把她的身价抬得高高的。所以,王熙凤的出场尊贵无比,在这个人面前,刘姥姥的“发挥”就有些拘束了,说错了三句话:

第一句:刘姥姥在家给女婿说过:人家贾府拔一根寒毛都比我们的腰粗。结果来到贾府,王熙凤知道她是来借钱的,就接连说了一大堆的难处,好堵住刘姥姥的嘴。可是刘姥姥好不容易来一趟,不提不甘心,就又把原话话对王熙凤说了一遍,没有修正。思维缜密,结果还是显得粗鲁了,王熙凤明显听着有点别扭。

第二句:王熙凤说:“家大有大的难处”。刘姥姥回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一句话说错了,她好像没有意识到,紧接着又犯了一个更严重的错。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话,听着好听,也在理,但它不是能随便说的。无论你是“骆驼”还是“马”,都不能轻易互相说对方。为啥呢?比如你认为自己是“骆驼”,说这话明显是在小瞧对方:即便自己“瘦”了也不你大,横竖比你强!这话谁听着都不高兴;反过来,如果你是“马”,要是说这话,很明显带有一定的恭维对方的意思。但是要注意一点:既然你承认对方是骆驼了,但是人家“瘦死”了没有那?这一点还要考虑到。刘姥姥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因为当时的贾府并没有“瘦”。

所以,在王熙凤听来,这对贾府是不吉利的话,当然不中听。但是,刘姥姥的这句话,也隐约为贾府后来的衰落,埋下了一个伏笔。

第三句:称呼太过亲切,指着自己的外孙板儿,对王熙凤说“你侄儿”。通常亲戚见面如果带着孩子,都会让孩子向大人问好,这是礼节,也是在教育孩子学懂事。可这次刘姥姥真的把贾府当亲戚了,还用平时的那一套,就错了。本来自己与贾府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还说的这么亲切,真不拿自己当外人了。这就显得有点让人“恶心”了。

虽然刘姥姥的外孙板儿,现在与王熙凤还没有亲戚关系,但是这也为后王熙凤的女儿巧姐,被狠心的舅舅卖进风月场所,又被刘姥姥搭救嫁给板儿(好多红学家研究的结果是,巧姐最后嫁给了板儿,并不是什么大财主),埋下了一条隐线。那时候,板儿还真的就成了王熙凤的女婿了。

就从这第一次进贾府可以看出来,刘姥姥的每一句话都有深意。说对的话都是极聪明的话,而说错的话又都是谶语。可见刘姥姥非一般人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