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吐火罗文? 吐火罗文怎么说

什么是吐火罗文

吐火罗文就是吐火罗人使用的一种已经失落的古代文字。

1890年一位英国军官在新疆库车发现吐火罗文的桦树皮文本,此后20年间,普鲁士、法兰西、俄罗斯等国的探险队在库车与吐鲁番附近不断发现写有吐火罗文的残卷与木简。吐火罗文虽然是印欧语系一个最远的东方分支,在词汇上受到印度—伊朗族语较大影响,但在语音与动词词法上却与邻近的印度—伊朗族语差异较大,而与欧洲人使用的印欧语言相近。吐火罗文用婆罗米字母从左到右横着书写,在西元6—8世纪的塔里木河流域以及附近地区使用,主要用于书写佛教经典、佛法譬喻以及阐释佛教思想和戒律的著作和戏剧等,当然也有关于商业贸易、医学巫术等内容的文本。根据目前发现,吐火罗文按照地域分为焉耆、龟兹两种方言。

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塔里木、帕米尔高原与巴克特里亚的位置,阿尔泰山至巴里坤草原之间的月氏人、天山南麓的龟兹人和焉耆人、吐鲁番盆地的车师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皆为吐火罗人。他们是原始印欧人的地处最东的一支民族。他们对西域文明,乃至整个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都起过重要作用。西亚起源的小麦就是吐火罗人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具有千年文明史的楼兰文明,对中国佛教史发生重大影响的龟兹文明,融会东西方多种文化因素的吐鲁番文明,也是吐火罗人创造的。

延伸阅读

谁知道佛教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就今日中国全境而言,西汉张骞开西域时就见当地有佛教流传了。由于缺少文献记载,目前不能准确说明佛教传入西域的年代和第一个传播者。西域佛经以吐火罗文A(焉耆语)和吐火罗文B(龟兹语)的形式尘封在古墓中,1906年以来陆续被西方探险家发现,目前保存在柏林和巴黎,只有少数学者能释读。 佛教最早传入中原地区的记载,见《三国志.卷三十.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第3册第859页):“天竺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因此,佛教是于公元前2年由一个叫伊存的西域大月氏人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 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是汉明帝遣使入西域求法,使者于公元67年到达洛阳,建白马寺,是为中原佛教之始。此说的最早记载见《佛说四十二章经序》。检《乾隆大藏经》第55册第704-705页《佛说四十二章经》:“后汉孝明帝永平七年正月十五日,帝夜梦金人,身长丈六,赫奕如日,来诣殿前曰:身教流传此土……帝遂遣王遵等一十八人西访佛法,至月氏国,遇摩腾、竺法兰二菩萨,将白氈上画释迦像,及四十二章经一卷,载以白马,同回洛阳,时永平十年(67年)丁卯十二月三十日也。因以腾、兰译经之所名白马寺。”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理由有二:1.公元1世纪以前还没有佛像崇拜,考古证明,无论是古印度还是古中亚(阿富汗),都没有发现公元1世纪以前的佛像,所谓“白氈上画释迦像”是不可能的。2.《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传.楚王英传》载:“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诏令天下死罪入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本条记载表明,佛教的流行早于永平十年,至少刘英因信仰浮屠,于永平八年输黄缣白纨替普通凡人赎罪。 因此公元前2年伊存宏佛得说法更可靠。

吐火罗文是什么

吐火罗文就是吐火罗人使用的一种已经失落的古代文字。1890年一位英国军官在新疆库车发现吐火罗文的桦树皮文本,此后20年间,普鲁士、法兰西、俄罗斯等国的探险队在库车与吐鲁番附近不断发现写有吐火罗文的残卷与木简。吐火罗文虽然是印欧语系一个最远的东方分支,在词汇上受到印度—伊朗族语较大影响,但在语音与动词词法上却与邻近的印度—伊朗族语差异较大,而与欧洲人使用的印欧语言相近。

已停用的汉字有哪些

中国已消失的字有佉卢文、粟特文、吐火罗文、于阗文、契丹文、女真文、突厥文、巴斯巴蒙文、西夏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五种

1、佉卢文

佉卢文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并通过丝绸之路向中亚和中国西部流传,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

2、粟特文

粟特文是中国西北部的商业语言。其后粟特人相继被嚈哒人、突厥人统治。到8世纪上半叶,阿拉伯人控制了粟特,粟特古国逐渐消亡,粟特文也随之湮灭。

3、吐火罗文

吐火罗文是大月氏时期的文字。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了这种语言的残卷。后经考释,此语言有东西两种方言,习称吐火罗A(焉耆语)、吐火罗B(龟兹语)。所使用的字母是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时间大约在6至8世纪之间。

4、于阗文

于阗文是阗地区的称为“塞人”的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在20世纪在新疆和田(古称于阗)发现写有这种文字的文献。

5、契丹文

契丹文是辽代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在契丹族建立的辽国有官方文字地位。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907年建立契丹国,先后创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文字。金朝灭辽后,终于成为死文字。从创制到废止,前后共使用二、三百年。

季羡林会几个国家的语言分别是哪些

季羡林先生会12种语言。 研究涉及14个学科,比较文学、原始佛教语言学、印度中世纪语言学、吐火罗语义学、梵语文学等,尤其是吐火罗文,他是世界上仅有的能看懂吐火罗文的人之一。 季羡林是国际上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这就是他一生努力而获得的成就。季羡林曾经在国外留学,精通德国、英国、法国、俄国等十二个国家的语言,并且还精通于很罕见的吐火罗文,而季羡林是少数了解这种文字的人之一。 他用自己丰富的语言文化,在翻译和研究各国文化上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样的季羡林被称为语言学家是名副其实的。

吐火罗语属于什么语系

吐火罗语(Tocharian languages)是印欧语系最东方的一族颚音类(Centum)语言,现已灭亡。

甲、乙种吐火罗语 吐火罗语族包含两种语言,焉耆语(西方人称为“甲种吐火罗语”或“东吐火罗语”)和龟兹语(西方人称为“乙种吐火罗语”或“西吐火罗语”),两支语言都曾在6至8世纪左右在塔里木盆地(今日中国的新疆自治区内)使用。

随着使用者逐渐被回鹘/维吾尔部落同化,此族语言最终灭亡。

现存的吐火罗语文献存在于得自新疆的手稿残片中,大部分来自于7、8世纪(还有更早的),书写在桦树皮、木板和中国的纸张上,因为塔里木盆地的极干气候得以保存下来。

此族语言所使用的字母是印度北部的婆罗米文字母,也叫作“斜婆罗米文”。

有学者主张吐火罗语除了确知为焉耆、龟兹所用的语言外,又是月氏、康居、大宛的语言。

“丙种”吐火罗语 英国牛津大学伯罗教授(T. Burrow)在1935年指出鄯善国民用的语言与吐火罗语有很多共同点但不完全相同,是第三种吐火罗语,名为丙种吐火罗语。

跋禄迦语(接近于龟兹语)也被视为“丙种”吐火罗语 新疆残卷 1890年英国军官鲍威尔(Bower)在库车发现古代桦树皮写本。

20世纪初德国探险家Grunwedel和von Lecoq 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发现大批健驮逻语、安息语、古波斯语、粟特语、和阗语古写本残卷;还发现一批用婆罗米字母书写的不为人知的语言的残卷。

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在新疆库车西北16公里处的卡伦峡谷和敦煌两地发现婆罗米文木简,带回巴黎。 龟兹语[编辑] 法国语言学家列维研究1907年伯希和从新疆库车和敦煌带回巴黎的婆罗米文木简,在1913年发表论文《所谓乙种吐火罗语即龟咨语考》,断定库车的婆罗米木简属于乙种吐火罗语;由于乙种吐火罗语不仅用于库车佛寺而且用于官方通行证,列维将“乙种吐火罗语”定名为龟兹语。

列维根据婆罗米木简有“大王Swanata”字句,考订为《唐书》中于唐贞观四年来朝的龟兹王白苏伐叠,由此断定龟兹语木简的年代是唐贞观年间。

列维又根据中国最早的2世纪佛经译本中的佛教用语如“沙门”、“沙弥”不能对上梵文的sramana、sramenera,但与龟兹语的samane、sanmir很近,断定中国2世纪佛经必定是从原始的龟兹语翻译而来。

列维将乙种吐火罗语考订为龟兹语根据有三: 乙种吐火罗语婆罗米木简出土自库车; 乙种吐火罗语用于库车佛寺和用于库车官方通行证; 乙种吐火罗语婆罗米木简有人名“Swanata”,可考为龟兹王白苏伐叠。

列维考证乙种吐火罗语为龟兹语,论据充份,已为学界普遍接受为定论。 焉耆语[编辑] 伯希和认为所谓“甲种吐火罗语”和“乙种吐火罗语”都不是吐火罗的语言,因为“Tokharoi 吐火罗”有浊送气声,不论“甲种吐火罗语”或“乙种吐火罗语”,都不存在这类浊送气声;他主张废除“吐火罗语”这个称呼,主张用甲种方言残简出土地之一的哈喇沙尔为名,改称“甲种吐火罗语”为“哈喇沙尔语”(Qarasahr其实就是焉耆的维吾尔文称呼)。

甲种吐火罗语残卷中有“arsi”一字。

英国学者贝列(H.W.Bailey)认为arsi 就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Agni阿耆尼:“出高昌近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曰焉耆”;贝列最早称甲种吐火罗语为焉耆语;此说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他不赞成“哈喇沙尔语”这称呼,因为“哈喇沙尔”虽然和焉耆是同地异名,但毕竟是维吾尔语,历史上比较晚,不如焉耆恰当。 月氏语[编辑] 英国学者痕宁(W。Henning)也认为“twγry”语言不是吐火罗语,联系“Tokharoi”是错误的,twγry应当是“吐何里tukri”(吐何里指高昌、焉耆一带),他又认为吐何里人的先祖是古提人(Guti),即汉语文献中的“月氏”。 消失[编辑] 吐火罗语大约在公元840年左右灭亡,因为当时回鹘人被黠嘎斯人逐岀蒙古高原,迁移到塔里木盆地,并征服当地的吐火罗人。后世发现的从吐火罗语译成回鹘文的文献,为这条理论提供了依据。在回鹘人统治下,吐火罗人被外来的突厥语系——回鹘人所同化,其后代就是今日新疆维吾尔族居民的一部份。

版权声明